×
switch account
亞大電視台 | AUflix
Log in
English
繁體
简体
Regular
Medium
Large
Index
00:00
1.
人文亞大講座系列 - 野餐詩歌
Notes
(0)
Not logged in or insufficient permissions!
Comment
Video quiz
questionnaire
vCard
Subtitles
AD
×
Take notes
loading ...
00:00
1.
人文亞大講座系列 - 野餐詩歌
×
Embed URL
Embed code
Copy the link
Resolution
720x404
Custom
Source code embedding
Source code embedding (Aspect ratio 4:3)
Source code embedding (Aspect ratio 16:9)
Custom
x
×
QR code
Share
Embed URL
QR code
Index
Notes
Comment
Fullscreen
Print date : 2025/03/23
亞大電視台 | AUflix
Media Center
...
亞大藝文季
野餐詩歌
Duration: 1:26:05,
Browse: 3159,
Last Updated: 2016-09-05
Play Video: https://tvcast.asia.edu.tw/media/309
演講者:吳晟 作家
日期:2015.04.09
地點:行政大樓A101國際會議中心
Attachment(s):
1.
1428572843.jpg
(339.6 KB)
2.
螢幕擷取畫面 (43).png
(471.9 KB)
重點
1.
台中文化局「百師入學」演講活動起跑,吳晟首場到亞大朗誦、播放「水田」、「泥土」等詩作及專輯歌曲。
台中市文化局主辦「當全世界都在閱讀──百師入學」起跑,首場到亞洲大學(Asia University, Taiwan)開講,邀請到知名作家吳晟蒞校演講,吳晟老師朗誦「野餐」、「泥土」、「我生長的小村莊」、「水田」等詩作,並播放多首他的兒子吳志寧所唱「野餐」創作專輯,現場宛如一場詩樂交錯的音樂嘉年華,贏得不少掌聲。
吳晟老師今下午到亞洲大學演講,受到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、台中市文化局長王志誠歡迎,蔡校長說,吳晟老師是我們很親近的鄉土作家,不但是吳三連文學獎得主,尤其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是他的《負荷》一詩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,也一定都讀過。其詩作更帶有強烈的台灣土地認同,以及寫實主義的批判精神。
吳晟老師說,他與二公子吳志寧的詩歌創作專輯《野餐》,去年適逢吳晟母親吳陳純女士百歲冥誕,他與吳志寧組成的「父子走唱團」走遍台灣各大校園,受到青年學子的廣大歡迎,「我發現父子走唱團唱歌,遠比我演講更受歡迎!」
「是不是拌著汗水的稀飯特別香;是不是混著泥沙的醃菜,特別可口;母親啊!為什麼你可以吃得這麼坦然!」吳晟老師闡述〈野餐〉的概念,他說,這是由1974年的吳晟詩集《泥土》改編,詩文中表達對母親的思念,以及帶出他對關懷土地、飲水思源的愛鄉精神,甚至包含他對農村勞動的精神敬重;以前農地的「野餐」內容,不是麵包、甜點,而是「一小鍋稀飯 幾樣醃菜」,包含母親滿滿的愛心。
吳晟老師強調,他從母親身上,看到農村婦女在農村生活工作,坦然的生活態度,與現代精緻的生活相比,這樣的歲月彌足珍貴。為了紀念母親,他以媽媽的名字命名,將自家果園取名為「純園」,從生活的體驗中,體現母親的生命核心價值。如〈泥土〉一詩,就道出母親純樸的生活,「水溝仔是我的洗澡間,香蕉園是我的便所,竹蔭下是我午睡的眠牀」,勞動者的語言便是詩的語言,寫出日常生活的常民心聲,也是自然主義的代言人,所有自然的聲音,就是最好聽的音樂。
此外,吳晟老師的詩作〈輓歌〉被改編成〈我生長的小村莊〉一曲,〈一起回來〉的詩作改編成〈水田〉,他指出,我們從泥土之中得到很多,但也失去很多。包括自然環境和自然生態,人性善良和正直。他時常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、堅持自然的態度,就像他的「純園」中所種的果樹,就堅持不用除草劑。
生科系一年級楊于葳同學問:「寫詩過程中,最大感動何在?」吳晟老師答說,寫詩的過程,就是感動,完成詩作,得到回饋,也會有感動,他是鄉土作家,也寫過浪漫的詩句,其中有句「請跟我一起度過…」,就曾贏得一位少女(就是現在老婆)的芳心,可見一首詩的感動力道之大。「我不曾妄想詩名,或能不能成為別人口中的詩人,只是儘情享受創作的過程,將傳達感動的詩句記錄下來,就是一種很棒機緣!」
吳晟老師,1944年生,彰化溪州人,溪州國中生物教師退休,與莊芳華育有兩子一女,長子吳賢寧是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科醫師,次子吳志寧為獨立樂團「929樂團」主唱,小女吳音寧為作家,繼承父親衣缽。
×
×
Copy checklist
loading ...
×
×
×
Close
×
loading ...
Prev
Next
Comment
Details
Location
Media Center
...
亞大藝文季
Folder name
亞大藝文季
Uploader
管理員
Branch
亞洲大學
Created
2016-09-05 10:36:00
Last Updated
2016-09-05 10:36:00
Duration
1:26:05
Media Center
...
亞大藝文季
1.
藝術場域的秘密對話- 收藏其實沒你想得這麼難!
2.
真正有影:藏在電影背後的臺灣史
3.
法海,你不懂愛:白蛇傳說的人性與妖情
4.
殭屍東西軍——殭屍文學的形成
5.
從時尚伸展台到你餐盤中的食物:PETA 如何改變世界!
6.
台灣民俗采風
7.
逃過社畜命的那些小事
8.
談處世哲學——從經典中提取中庸之道
9.
被影像誤導的臺灣民俗思維
10.
不純情羅曼史:臺灣史上的浪漫愛情故事
11.
從一張投影片開始認識─關於簡報的魅力
12.
閱讀空氣—別讓你成為閒聊的話題!
13.
從地方活化到聚落創生─省府日常散策
14.
悲天憫人中元祭
15.
說話,跟你想的不一樣
16.
誰虐待動物,我就虐待誰
17.
當個安逸的現代喪屍,或是來場冒險
18.
《以書寫,擁抱自由》—分享旅行、創作、和探索自我
19.
攀登生命的高峰-熱情不滅,夢想不滅!
20.
翻轉逆境,超越極限
More